人要生存下去都會和土壤直接或間接的發生關係、例如由土壤中獲取食物或能源,若土壤受污染或沙漠化將影響人類生存。故土壤是我們重要的資源、要善待珍惜它更要認識土壤才是生存之道。
土壤的意義
土壤是地表的岩石及有機物、經風化作用後形成有層次厚度可供植物生長的介質。且因長期受風化作用及土壤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等六因素之影響故土壤母質的物理、化學及生物的性質已與風化作用前有所不同。
土壤的基本成分
土壤的基本成分是沙子、黏土和腐殖質。腐殖質是什麼呢?如果你到樹林中或山上散步,找一處樹木繁茂,泥土肥厚的地方,撥開表面的落葉,就會看到底下一層黑色纖維狀的土,用手抓一把,感覺很鬆軟,這就是腐殖質了。腐殖質,就是動植物殘體腐化分解後形成的物質。沙子、黏土與腐殖質含量相等的土壤叫壤土。含沙子較多的土壤叫沙壤土。含黏土較多的土壤叫黏壤土。含腐殖質較多的土壤叫腐殖土。
你知道嗎?100磅的沙子可吸取25磅水;100磅的黏土可吸取20磅水;而100磅的腐殖質可吸取200磅水。將沙子、黏土與腐殖質按體積等比例混合,配置成100磅的壤土可吸取40磅或更多的水。若以土壤的顏色來區分、土壤分成黑土、黃土、紅土三種。其中黑土含有豐富的腐植質,養份最多。黃土次之、紅土的養份最少。紅土多半出現在雨量豐沛區,其中所含的鐵質氧化造成顏色的變異。黑土形成的原因是四季分明的寒溫帶,植被茂盛,冬季寒冷,大量枯枝落葉難以腐化、分解,歷經千百年形成了厚厚的腐殖質,也就是肥沃的黑土層。由於黑土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黑土土壤近似中性土,黑土富礦物質,腐植質豐富因茂草腐爛形成豐富的腐植質,因而地力肥沃,所以適合農耕。黑土之所以又稱為黑土其因土壤顏色為棕至黑色。黑土其有機物質平均含量在3~10%之間,特別有利於包括水稻、小麥、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生長的特殊土壤。
理想的土壤
土壤要有好的排水性、保水性和透氣性,並富含植物所需的養份,植物才能長得好。理想的土壤由等比例的沙子、黏土和腐殖質混合而成。應當讓你花園或菜地裏的土壤組成接近這個比例。我家有一盆蘆薈,以前總是無精打采,顏色暗淡。後來,我們學習了園藝,就想到那盆蘆薈的土可能太粘了,於是按理想比例配置了土壤,移種了蘆薈。兩天后,移種的蘆薈就精神抖擻起來,顏色也變成鮮綠色的了。可見土質對植物的健康是多麼重要。
土壤中的生命
土壤不是死的,而是有生命的。土壤中有大量的微生物、真菌、抗生素、蚯蚓等微小生物,它們就是土壤的生命。土壤中的微生物與真菌將動植物的殘體腐化分解,變成植物可以吸收的養份。如果沒有它們,植物就會餓死,人和動物也會滅亡,而地球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垃圾堆了。土壤中有些微生物和真菌與植物的根有著共生的關係。它們能夠幫助根更好的吸收養份,或者為根製造某種養份,或是幫助植物生長得更健康。菌根真菌(Mycorhizae)和根瘤菌(Rhizobia)就是這一類型的微生物。
土壤中還生存著許多的致病病菌,同時也生存著許多象青黴素(Penicillium)、鏈黴素(Streptomycin)和短桿菌肽(Gramicidin)之類的抗生素。這些抗生素就像土壤衛士一樣,與病菌作戰,保護著植物的健康,從而也保護人與動物的健康。土壤中還有許多的蚯蚓。它們在土壤中鑽洞穿行,吞食泥土,使得土壤透氣、透水。它們還能分解有機質、殺死病菌和野草籽。蚯蚓排泄物還是上好的有機肥呢。因此國外的有機園藝師們大量繁殖蚯蚓,來改良土壤,防治病蟲害,收到極好的效果。他們也常用蚯蚓來幫助製造堆肥。肥和農藥會殺害這些土壤中的微小生命,沒有了它們,土壤就會失去活力和抗病能力,變得貧瘠,病蟲害也絡繹不絕了。人長期吃化肥、農藥栽培的植物,也容易生病。
土壤的酸鹼性
由於雨水和腐爛的有機質都呈酸性,所以自然狀態下,土壤是呈微酸性的。大部分植物在微酸性或中性的土壤中生長得最好,但有些植物卻要在偏鹼性的土壤中才能長得好,另一些植物則喜歡酸性較大的土壤。因此必須瞭解各種植物的不同需要,也要知道你自己園中土壤的酸鹼性。用石蕊試紙可以粗略的測出土壤的酸鹼性。取些土壤放在杯子裏,加水(水必須預先測試過是中性的),振盪搖勻,待沉澱後,將石蕊試紙放入。如果藍色試紙變紅,說明土壤是酸性的,如果紅色試紙變藍,說明土壤是鹼性的,如果試紙顏色沒有什麼變化,說明土壤是中性的。如果要測出土壤確切的酸鹼度,可以用pH試紙。石蕊試紙和pH試紙都可在化學用品商店中買到。pH值是酸鹼度的度量,7為中性,低於7為酸性,數值越小說明酸性越大;高於7為鹼性,數值越大說明鹼性越大。
如果土壤太酸,可撒石灰石粉(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來矯正。要使pH值上升0.5-1,每平方米須撒石灰石粉約250克(半斤左右)。如果撒苦土石灰,用量也相仿。如果土壤過鹼,可撒天然硫磺礦石粉來調整。要使pH值降低0.5-1度,每平方米須撒硫磺礦石粉約25克(半兩左右)。
一般有機質,如糞便、綿籽、鋸木屑、落葉等,腐爛後都會產生酸,另外雨水也會使土壤變酸(因為將土壤中的鈣沖走),所以最好三年要測試一次土壤,決定是否需要撒石灰石粉來調整土壤酸鹼度。草木灰也是鹼性的。石灰石粉見效比較慢,但肥效比較長,而草木灰見效比較快,肥效卻比較短。
蚯蚓專家喬治.雪佛.奧立夫(Dr. George Sheffield Oliver)的故事
那是1906年裏的一天,年輕的喬治.奧立夫在他德州郊外的莊園裏津津有味的讀著一本發黃的舊書。那是達爾文的一本關於蚯蚓的書。書中寫道,人類發明的任何農業機械中,沒有能比得上蚯蚓的。每只蚯蚓都是一台奇妙的鬆土機和肥料加工廠的組合。如果一英畝的土地中有兩百五十萬隻蚯蚓的話,就相當於給土地每年施十八噸上好的有機肥;而且它們還可以使土壤避免水土流失,減少水分蒸發。這些話使奧立夫浮想聯翩,他決定要親自做實驗,看實際是否如書中所講的那麼美妙。喬治.奧立夫當時是德州佛特沃斯城一名小有名氣的外科醫生,園藝只是他的一大業餘愛好,這可能是繼承了他的祖先,鋼犁的發明者,雅各.奧立夫的遺傳吧。奧立夫首先用一些大花盆做實驗。他將花盆分成兩組,一組漆成紅色,另一組漆成綠色。然後在每對紅色和綠色花盆中同時種上一種花卉或蔬菜。不同的是,每只綠色花盆中他都放進幾隻蚯蚓,而紅色花盆中一隻也不放。
數周後,綠色花盆中的植物就長得有紅色花盆的兩倍大,而且顯得更健壯。紅色花盆中的植物多多少少都受到蟲害的侵擾,但是綠色盆中的植物卻都安然無恙。
奧立夫接著又做了一些類似的實驗,結果都相仿。於是,奧立夫著手人工飼養蚯蚓。在很短的時間裏,他就繁殖了大量蚯蚓。他把它們“移植”到自己的菜地裏,花園中和果園裏。這些蚯蚓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它們使他的園地大為改觀,他種的東西,不論是蔬菜,是玫瑰,是草莓,還是水果,都是個頭特別大,味道特別香濃。
當人們向他打聽緣由時,他就回答說,“這是我的小秘密,等我退休不當醫生的時候再告訴你們吧!”人們開始接踵而來,請他去幫助改善他們的果園或花園。兩年後,他賣掉他的診所,在達剌斯和佛特沃斯兩地各開了一間事務所,門上掛的招牌是“喬治.奧立夫-園林工程師”。在以後的數年中,奧立夫靠著億萬隻蚯蚓的辛勤協助,美化了許多的私家或公家園林,使它們在短短兩年中取得原本要五年才能發生的變化。這給他帶來一筆可觀的財富。他始終守口如瓶,不肯洩露天機。他是不是心裏常常祈禱,希望沒有人發現那本發了黴的關於蚯蚓的舊書,免得他有競爭對手呢?直到1929年,美國遭受經濟大危機,為了拯救美國農業,奧立夫終於將他的秘密公之於眾。因為他深信,一切農業技術必須與大自然的法則相和諧,而利用蚯蚓改良土壤就是基於這一信念,因此必能振興美國的農業。美國各州的農民遵照奧立夫的指教,挽回了原本瀕臨破產的果園、菜園,取得了豐收。他們靠著蚯蚓,幾乎沒有花什麼錢,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不但使土壤恢復肥沃,減少了一半灌溉的費用,還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水土流失和水災的問題。
他還用一些簡單的裝置收集蚯蚓排泄物,製造成固體肥料,受到加州花農的好評。他讓水滴過蚯蚓排泄物,製造成一種無臭透明、可以長期保存的液體肥料,據說只幾滴就有使植物起死回生的效力。奧立夫說,各地的人們濫用化肥和農藥,致使土壤遭受嚴重破壞,本地蚯蚓也瀕臨滅絕,人們的當務之急就是要使蚯蚓歸回土壤。他把生活在淺土中的英國紅種小蚯蚓和在深土中穿行的加州果園大蚯蚓進行交配,繁殖出一種繁殖快,鑽土深,適應能力強的蚯蚓,深受各地農民的歡迎。迄今為止,人們已發現了1,100多種蚯蚓,而奧立夫是第一個成功交配了不同品種蚯蚓的科學家。令人佩服的是,他能按不同的需要,交配出符合要求的蚯蚓。只要你提出一種新的用途,他就能給你交配出一隻勝任這一用途的蚯蚓!
蚯蚓是雌雄同體的動物,也就是說每只成年蚯蚓都能產卵。卵被包裹在淡黃綠色的卵囊中,一隻卵囊中包著十幾顆卵,比米粒稍大些。奧立夫將浸濕的粗麻布夾鋪在堆肥中間,做成一層一層的養殖床,讓蚯蚓把卵產在麻布上。這樣,他就可以像在養雞房拾取雞蛋似的,輕鬆的收取蚯蚓卵囊了。把這些卵囊曬乾,可以使其保持休眠狀態達十八個月之久。將它們用泥炭苔封裝成小包,一包可以裝上上百萬隻卵囊,方便的運送到文明世界的各個角落。這些卵囊一旦“移植”到合宜的土壤中,三十天之內就可以孵化出一千二百萬到一千六百萬隻小蚯蚓。再過九十天,這些小蚯蚓就長大成熟,又可以產卵了。
如今,喬治.奧立夫已是全世界公認首屈一指的蚯蚓專家,在如何利用蚯蚓提高農場收成和改善國家農業經濟上,他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土壤的實際狀況
台灣因地處亞熱帶,潮濕多雨氣溫高又長年更作無休耕地力嚴重透支,故土壤內之腐植質保存不易。為增進農地產量因此大量採用化學肥料與農藥造成農地內的微小生物生存不易與土質酸化,以及水份過多時因土壤因排水通氣性差過於黏稠或因保水性差造成土壤板結成硬塊不是植物生長。
理想土壤的條件
良好的土壤至少應該具備三個條件:
1、 質地疏鬆,通氣排水良好。
2、 保水力強。
3、 肥沃。
留言列表